戲鄉(xiāng)福地,靈潤黃梅。黃梅縣小南街、老東街是黃梅縣城區(qū)的核心地段,始建于明末清初,歷經四百年多年的歷史滄桑,曾是黃梅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兩年來,縣委縣政府斥巨資對小南街、老東街、古塔小游園進行了整體升級改造,又使小南街、老東街煥發(fā)了生機,充滿著煙火味。
為了更進一步宣傳、推介小南街、老東街,喚醒人們的鄉(xiāng)愁記憶,傳承好縣城歷史風貌和文化底蘊,經研究決定舉辦“關于黃梅縣城小南街和老東街的記憶”全國征聯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后:
一、主題內容
以展現小南街、老東街等“歷史沿革”、“紅色記憶”、“人文底蘊”、“古街新貌”為主題,面向全國楹聯大家及楹聯愛好者征集楹聯作品。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黃梅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黃梅縣房地產事業(yè)發(fā)展中心
承辦單位:黃梅縣楹聯學會
媒體支持:《荊楚聯壇》公眾號
三、征集時間
即日起至9月30日截止。
四、參賽要求
(1)內容健康,突出小南街、老東街歷史人文特色,貼近黃梅地域文化。
(2)作品符合《聯律通則》,新舊韻不能混用,新韻須注明;用典注明出處。
(3)每人限3副以內;每聯單比字數限15個字(含)。
(4)除楹聯作品外均只須注明作者姓名、聯系電話和通訊地址。
五、投稿方式
(1)投稿電子郵箱:ylxh3369896@163.com
(2)紙質郵寄地址:湖北省黃梅縣古塔西路13號黃梅縣楹聯學會。郵編:435500(請注明“征聯稿件”字樣)作品投遞時間以當地郵戳為準。
參賽者僅選一種方式且一次性投稿。
六、作品評審
黃梅縣楹聯學會將組織省內楹聯專家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糊名評審,并在揭曉前全網公示三天。
七、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600元;
二等獎(3名),獎金300元;
三等獎(10名),獎金200元;
優(yōu)秀獎(30名),贈獲獎聯刊。
八、免責事項
(1)參選作品為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對作品的合法性負責。
(2)主辦方對所有入選作品擁有研究、出版、宣傳、刻掛、印刷等使用權。凡選送作品參評參展的作者應視為已確認并遵守征稿啟示中的各項規(guī)定和以上所有條款,并按要求進行投稿。
本次征聯活動主辦方擁有最終解釋權。
附件:(小南街、老東街簡介附后)
黃梅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黃梅縣房地產事業(yè)發(fā)展中心
黃梅縣楹聯學會
2023年8月19日
附:
黃梅縣城小南街、老東街簡介
一、小南街
《黃梅縣志》記載,小南街始建于明末清初。自古就是黃梅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黃梅縣城區(qū)的核心區(qū)域。古縣衙、鼓樓、福音堂、孔圣廟等都設在小南街。它歷經近四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是黃梅縣城最具有文化底蘊的街區(qū)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小南街又是黃梅縣城最繁華的商業(yè)街。
漫步小南街,這里的青磚黛瓦,曲徑幽居無不展示著千年古縣,靈潤黃梅的悠久歷史和古城風姿。除依城流淌的護城河外,小南街還有古井四口。在廢名故居,百年古井仍清泉汩汩,井邊杵聲陣陣。廢名原名馮文炳,出生在小南街東側。他是中國現代作家、詩人、小說家。在文學史上,廢名被視為“京派文學”的鼻祖和現代派詩的祖師爺。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女演員石聯星,1914年出生在小南街。1932年,石聯星參加革命,是蘇區(qū)紅色紅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1949年她憑借電影《趙一曼》,榮獲第五屆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優(yōu)秀女演員表演獎”。
除具備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外,小南街還具有濃烈的紅色革命氣息。一門三忠烈的石炳乾、石顯怡、石曼卿三兄弟就出生于小南街,后三兄弟均為革命事業(yè)光榮捐軀。
此外,小南街還記錄了革命先輩李子芬、馮文華等黃梅早期革命領導人的戰(zhàn)斗年華和崢嶸歲月。
自去年以來,為了更好地保護好、傳承好縣城歷史文化和人文風貌,黃梅縣委縣政府斥巨資對小南街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地改造。把老舊街區(qū)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文脈結合起來,使數百年老街從此又煥發(fā)新生。一處處景觀、一座座浮雕、一幅幅壁畫,讓小南街充滿煙火氣、文化范,更喚起人們的不盡記憶和綿綿鄉(xiāng)愁。修繕一新的小南街,其古樸的歷史韻味,鮮明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在歷史長河中的石聯星、廢名、李子芬、馮文華、汪勛和石炳乾三兄弟等先賢、先烈的名字,又再一次閃亮在小南街的巷區(qū)。
二、老東街
老東街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據巜黃梅縣志》記載:修筑黃梅縣城是明成化二(1466)年。城墻、東門月橋、六門四路由此定形。距今600年的風雨滄桑,使老東街成為黃梅城市文脈的核心展示地。
〈一〉教書育人的文化傳承地,老黃梅一中在老東街。作為全縣最高學府,多年來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學子。如知名的校友周強、余江龍、劉勝等。
〈二〉以高尚情操濟世懸壺,行仁愛之術的老中醫(yī)院在老東街。
〈三〉黃梅縣黃梅戲劇團的誕生地在老東街。
〈四〉喻示“國泰民安”的泰源觀、天后宮在老東街。
〈五〉集儒釋道三大傳統文化底蘊于一體的千年古塔(高塔寺塔)在老東街。
因此說老東街是黃梅文脈寶地,也是黃梅城市歷史文化的核心展示區(qū)。
https://mp.weixin.qq.com/s/2IjzTe5lVaFhunSbrcEXew